当前位置: 首页 >> 科院要闻 >> 正文

小麦新品种“百农207”推广研讨会在辉县市召开

2017年06月01日 16:41  (点击次数:

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何松林讲话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继泽讲话

田间观摩

5月27日上午,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推广研讨会在辉县市百泉宾馆召开。副校长何松林出席会议,相关领导和专家、各地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百农207”小麦育种团队、科技处、生命科技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何松林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校作物学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

“百农207”育种人、欧行奇教授介绍了“百农207”的产量性状、适应性、综合抗性等表现。全国著名小麦专家、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天财教授总结了“百农207”的特点和优势,肯定了它在全省的表现,并指出“百农207”有可能成为继“矮抗58”之后的又一个黄淮麦区大品种,也是一个有实力冲击国家科技大奖的新品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我校茹振钢教授分析了“百农207”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异表现,强调了“百农207”综合抗性强的典型特点。各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就“百农207”在当地的表现进行了交流探讨。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继泽在总结中表示,“百农207”在河南省小麦种植中表现突出,希望其再接再厉,在推广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新一代小麦的主导品种,为我省及全国粮食增产做出重要贡献。 

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科学报、河南日报、新乡日报、新乡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对研讨会进行了现场采访。

我校欧行奇教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207”是近年来黄淮麦区表现最出色、发展势头最好的新一代小麦主导品种,也是2015年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唯一单个品种。“百农207”为半冬性中晚熟小麦新品种,其特点是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高效,大田亩产通常可达1200-1300斤,每亩种植效益提高200元左右;抗病抗逆、广适稳产、适宜种植区域广,尤其是对倒春寒、干热风、赤霉病三大自然灾害兼具较强的抗(耐)性;品质优、商品价值高,是河南中筋小麦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品种,能很好的满足国家供给侧改革需要。

(党委宣传部 生命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