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教育初心,扎根中原沃土,形成了“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地处河南省新乡市,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教学单位,7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万余人,省重点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等39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及产业学院4个。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近三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87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聚焦学科结构布局优化,着力打造学科高原高峰
学校加快实施学科攀登计划,以作物学创建一流学科构筑高峰,加快推进省级特色骨干学科(群)、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智能育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学科,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相互促进、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体系。作物学学科、园艺学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作物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
聚焦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特别是2013年学校主持培育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嘉奖,成为全省高校的骄傲。近五年,主持、参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一等奖6项。
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1个—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3个,高层级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
聚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58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3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神农青年英才等国家级人才28人,中原学者、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优秀专家、中原英才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人才250余人。有全国、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9个。学校获批百农种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连续四年获评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聚焦拓展合作交流,着力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将学科、人才、科研等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建有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19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校技术转让收入在全国高校排名47位。小麦品种“百农207”,连续三年全国推广面积第一。小麦品种“百农4199”,连续五年入选全国主导小麦品种。
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发展,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德国院士等外籍专家学者60余人。学校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苏梅国际学院。学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创新子项目、教育部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河南省优质国际化课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引智及科研平台21个,非遗作品走进国际舞台。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省统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省文明校园、省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特色单位、省高质量就业最佳服务高校、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省教育外事工作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把我校早日建成农科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