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文法学院现当代文学党支部主办的第五期“文学与人生”师生读书会在四楼茶艺室举行。教师高芳艳、王松锋和中文、汉教学生代表参加读书会,围绕铁凝短篇小说《哦,香雪》展开讨论。
在两个多小时的读书会活动中,师生们对小说主要人物香雪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学生们对香雪人物形象的内涵、香雪和凤娇的人物设置、香雪是否具有普遍性,尤其是香雪人生未来的可能性问题,从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定时代背景和故事结局等多角度,提出了丰富多样的见解。高芳艳老师通过对铅笔盒象征意义的详细解读,指出它不仅承载着香雪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也彰显了人物内心深处交织的强烈自尊与敏感。结合王安忆《妙妙》、邵丽《明惠的圣诞》、高晓声《陈焕生上城》等作品,高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小说作品对读,指出除人物自身性格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语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理解香雪的人生未来,乃至理解妙妙、明惠等当代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内涵的关键。王松锋老师以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经历,指出香雪的未来可能面临的人生道路选择,其实暗含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农村知识青年的出路这一社会问题。对于香雪人物形象的解读,王老师建议可以在小说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改编的同名电影、连环画、话剧等,从作品的跨媒介传播角度进行分析。
讨论中,小说表现的城市和乡村两种文明的复杂关系、香雪对“台儿沟”的情感、小说标题中“哦”的多重含义等话题,也引发师生间精彩的思想碰撞,文学交流氛围浓厚。
文法学院读书会,在经典文本与当代思考的交汇中,为学生开启探寻经典作品意义的窗口。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解读,更是映照现实人生的思想启蒙。学院将持续打造书香浸润的交流平台,在思维碰撞中激活经典,在人文对话里滋养灵魂——让文学成为照亮青年精神世界的永恒星光。
(图片/侯春丽 文/彭宇航 初审/王松锋 复审/刘锋 终审/张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