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光炜教授应邀来我院,在301会议室作了题为《有关选题的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法学院院长张东旭主持,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程光炜教授围绕当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首先界定了当代文学中的“选题”概念,并以张均、解志熙、武新军几位先生为例,强调“选题”即是一个学者长期耕耘的领域。随后,程光炜教授论及“研究的关注点”。程光炜认为,所谓研究“基地”指的是学者在一段时期内,所持续关注的某一领域,如十七年的文学制度,又如八十年代文学的变迁,而“研究点”则是在断代史基础上进一步缩小范围,具体到事件、现象、作家群体、文学作品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他特别强调,做材料研究的人不应仅仅局限于公共材料,更要敏锐地关注边缘材料,并善于发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程光炜教授谈及“问题与材料”问题。他认为“材料”对于选题的重要性在当代文学史偏于考据的研究中日益突出,研究者一定要处理好“史论关系”。他以自己完成《邓友梅的几篇佚文》及《点读〈杨沫日记〉》两篇研究论文的经验,介绍了如何从“作家写作”的小角度入手,完成材料的收集、整理,并使其服务于论文的核心问题的方法。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参会师生踊跃地与程光炜教授交流。师生们就当下文学批评以及如何搜集史料等问题向程光炜教授请教,程光炜教授耐心给予回应和解答。
本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师生们的研究视野,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思路,也为我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片/李佳迅 初审/刘琰囡 复审/张希平 终审/张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