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新乡市凤泉区南张门葡萄首届“葡萄王争霸赛”开赛。我院“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组专家团队受邀全程参与,以专业指导、技术支持与知识科普为核心,推动高校科研力量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成为活动中的“科技担当”。
活动伊始,汪显友博士以《南张门葡萄的种植哲学与风味奥秘》为题,为300余名果农、企业代表及游客讲解专业知识。他梳理了“阳光玫瑰”“夏黑”等主流品种特性,介绍小众特色品种价值,并深入解读生态种植理念,分享科学施肥、精准采摘等实用技巧,让听众直呼“学到了真东西”。品鉴评审环节,专家团队制定多维度评审标准,涵盖“观色、闻香、品味”传统维度及糖酸比、甜度检测等6项量化指标,对20余个品种、50余份样品严格评审。汪显友解读品质评判逻辑,最终评选出各场次一、二、三等奖,树立优质种植标杆。品鉴结束后,专家团队直奔南张门村葡萄种植基地,开展“田间地头式”指导。针对“通风透光不足导致着色差”等问题,现场示范夏季修剪、留叶量把控等技巧,并赠送除草机、修枝工具等设备。同时,团队与新乡市科协、当地合作社沟通,明确后续将依托“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在品种改良、电商培训等领域发力,构建长效服务模式。
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团队长期秉持服务使命,将科研成果对接产业痛点,不仅擦亮南张门葡萄“河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招牌,还带动周边7个村486户农民增收。“我们希望用科技为葡萄产业赋能,让每串葡萄成为乡亲们的‘甜蜜希望’。”汪显友的话,道出了团队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
(图片/汪显友 初审/李桂荣 复审/张毅川 终审/郭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