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寻太行美食,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深入南太行地区,开展主题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寻找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的美食,并将实践成果同专业知识、青春智慧融入乡村沃土,在服务基层中彰显新时代食品学子的责任担当。
寻味关山巷陌,解锁舌尖上的宝藏密码
7月5日上午,实践团师生赴辉县市上八里镇王家河坡开展寻味关山活动。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深入走访当地农家乐、传统美食手艺人、乡村厨师等,探秘具有代表性的太行美食,通过交流与调研,食品学子深入挖掘了当地美食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信仰,不仅深入了解了关山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更是在交流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效助力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溯根追源关山魂,解码美食背后的千年文脉
寻味关山活动后,实践团师生参观了辉县市上八里镇王家河坡“百农小院”。校友王全新为队员们讲解了“百农小院”营建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从求学到基层工作的历程。在校期间,他牵头成立果树兴趣小组,扎根试验田实践;工作后,从扎根乡村从教、驻回龙村工作并帮助其打通“出山之路”到关山的“开发打造”,始终以“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为行动指南。他特别提到,2025年学校发布的“百农精神”核心表述,是对母校86年校史的凝练,更是校友们的“做人标杆”。他发起建设的“百农小院”,已成为校友精神传承的驿站。
通过寻访,不仅让食品学子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现状,探寻了传统美食文化,更是对“百农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不断增强了食品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聚焦关山美食产业,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关山地区凭借丰富多样的美食资源,积极探索美食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关山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农民通过参与美食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曾经闲置的农房和土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发展起了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美食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实践团在活动中调研了当地美食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美食加工企业、农家乐、乡村民宿等经营情况,了解了美食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结合情况,分组讨论、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为后续的乡村振兴发展建议提供依据。
“寻太行美食,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以南太行地区关山为课堂,在探寻美食文化、解码振兴经验、传承百农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多维实践中,展现了食品学子心系乡土、知行合一的青春风采。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太行,以实干服务民生,为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贡献了蓬勃的智慧与力量。
(图文/郭婧媛 初审/郭婧媛 复审/郭延成 张令文 终审/陈腾 李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