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南农业强省建设,6月中旬以来,我院由副院长陈军民、翟士军带队,随省农业农村厅大产业专班深入南阳、周口、焦作等地,开展系列访企拓岗与产业发展专题调研。调研团队先后走访牧原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河南金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豫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怀山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产业园区,围绕企业用人需求、核心技术研发、全产业链延伸及联农带农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调研,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与学院学科建设“双向赋能”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产业需求,摸清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调研团队紧扣农业产业发展脉搏,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项目现场:在南阳市内乡县牧原集团,重点考察现代化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模式及粪污回收资源化利用情况;在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园,详细了解菌菇种植、精深加工及品牌化运营的“三产融合”路径;在周口市益海嘉里集团、益常青生物科技公司,围绕粮食精深加工、农业生产废弃物产业化等技术瓶颈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在郸城县南丰镇青年鸭产业园、鹿邑县澄明食品产业园,实地调研禽类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锅圈食汇三二一产融合发展模式及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针对企业提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不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堵点”等问题,调研团队与企业代表、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展开深入座谈,形成“需求清单”与“建议清单”,为后续校企合作与政策建言明确方向。
强化智库功能,提交产业发展“解决方案”
立足调研成果,学院团队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两大主题,完成《河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调研报告》两份专题调研报告,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作为政策制定参考。报告提炼出五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模式(含典型案例)及三种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制定秸秆有机肥、沼液肥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鼓励村集体参与秸秆收储运输,按量给予补贴以增加村级收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链主”企业,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物流深度融合。
此次系列调研既是学院践行“扎根大地办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关键举措。下一步,经济与管理学院将持续跟踪企业需求,推进调研成果转化,通过共建实习基地、联合科研攻关、定向人才培养等方式,为河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经管智慧”。
(图片/陈转青 翟士军 初审/陈军民 复审/翟士军 终审/崔鸽 何二毛)